
旋轉擠壓式污泥脫水機工藝是一種、節能的污泥處理技術,廣泛應用于市政污水處理、工業廢水處理及河道清淤等領域。該工藝通過機械擠壓與旋轉剪切力的協同作用,實現對污泥的快速脫水減容,顯著降低污泥含水率,便于后續運輸與處置。
工藝原理
設備由螺旋軸、可調式篩網及動態擠壓機構組成。污泥經預處理(如添加絮凝劑調理)后進入脫水機,螺旋軸以低速旋轉推動污泥向前運動,同時篩網與螺旋軸之間的間隙逐漸縮小,形成漸進式擠壓。在此過程中,污泥受到徑向壓力和軸向剪切力的雙重作用,水分通過篩網孔隙排出,固體顆粒被截留壓縮,終形成含水率60%-80%的泥餅。
技術優勢
1. 脫水:動態擠壓設計使脫水效率較傳統帶式壓濾機提升20%-30%,處理能力可達5-50m3/h;
2. 低能耗:采用低速運轉模式,能耗較離心脫水機降低40%-60%;
3. 適應性強:可處理含油、纖維等復雜成分污泥,篩網間隙可調(0.3-1.2mm)以適應不同污泥性質;
4. 自動化運行:配備PLC控制系統,實時監測壓力、扭矩等參數,自動調節進料速率與擠壓強度;
5. 維護便捷:模塊化設計便于拆洗,篩網采用耐磨合金材質,使用壽命可達8000小時。
工藝流程
進料→絮凝調理→螺旋輸送預壓→多級旋轉擠壓→泥餅排出→濾液回流。關鍵控制參數包括藥劑投加量(0.2%-0.5%干固量)、擠壓壓力(0.3-1.2MPa)及處理時間(15-30分鐘)。
該工藝尤其適用于中小型污水處理廠,可減少污泥體積70%-85%,配合熱干化或焚燒工藝可進一步提升資源化利用率。運行中需定期清洗篩網防止堵塞,并通過調整背壓板角度優化脫水效果。









